关灯
护眼
字体:

对于我们这些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

在散文里,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

而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

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

我在其中看见的,是一个世俗的张爱玲。

她对日常生活,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

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说:“我喜欢听市声。”

城市中,挤挨着的人和事,她都非常留意。

开电梯的工人,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听壁脚的仆人,将人家电话里的对话译成西文传给小东家听;谁家煨牛肉汤的气味。

这样热腾腾的人气,是她喜欢的。

在另一篇散文道路以目里,她写的街景,也是人间冷暖的: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种明亮的桔红,给她“暖老温贫”

的感情;寒天早晨,有人在人行道上生小火炉,呛人得很,可是“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

;一个绿衣邮差骑车载了他的老母亲,使她感动;有人在自行车轮上装着一盏小红灯———在我们的时代,已经看不见了。

小时候,有人在车轮上系彩色的绒线,大约是一样的意思———她认真地观赏着,赞道:“流丽之极”

在谈画中,她看塞尚的抱着基督尸身的圣母像,大感惊讶的是,圣母是最普通的妇人,清贫,论件计值地做点缝纫工作,灰了心,灰了头发“,并且注意到,圣母并不是抱着基督,而是,”

背过身去正在忙着一些什么“,抱着基督的则是”

另一个屠夫样的壮大男子“。

而基督呢?没有使她联想起世间的任何一个人,”

他所有的只是图案美“,于是,他就错过了她的兴趣。

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熟稔的,与她共时态,有贴肤之感的生活细节。

这种细节里有着结实的生计,和一些放低了期望的兴致。

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兴趣与苏青不同。

胡兰成对宁波人苏青的评价很对,他说宁波人过日子多是兴兴头头的,但是缺少回味,是真正入世的兴致。

张爱玲却不是,她对现时生活的爱好是出于对人生的恐惧,她对世界的看法是虚无的。

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系列日常景致,忽然总结了一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于是,这短促的人生,不如将它安在短视的快乐里,掐头去尾,因头尾两段是与“长的磨难”

接在一起的。

只看着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做人才有了信心。

以此来看,张爱玲在领略虚无的人生的同时,她又是富于感官,享乐主义的,这便解救了她。

道路以目里,她写她上街买菜,遇到封锁,只得停留在封锁线以外的街道上。

有一个女佣想冲过防线,叫道:“不早了呀!

放我回去烧饭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帝子你也退婚?九龙拉棺到你家末日前我拥有了一台神奇房车地球妖祖再婚的女人穿成公主后,和敌国皇帝热恋了三毛作品集父女修仙录山乡奇闻主妇集野性的呼唤引韦小宝现代猎艳记云楚楚顾清濯静静的辽河神雕之魔教教主庶女修仙录来自东方大国的留学生束鹿榜山村避难记蔡康永短篇美文收集修道院纪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