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太平道笔趣阁

挥剑斩云梦/著

2025-06-10

书籍简介

东汉末年,光和二年春(179年),北方大疫。三月,京兆地震。四月,日食,灵帝大赦天下。太平道人张角在冀州传道,以符水救治百姓。在巨鹿乡里,他目睹税吏催逼,一农户家破人亡,田地尽归豪强。唯留一个孤童,痴痴怔怔,念出晦涩的童谣。张角有所感触,抚摸着童子的结发总角,叹息道:“《太平经》有言:天地不仁,万物皆有承负。天下失德,于是罪及天下。”“你家破人亡,皆是世道所为。而你浑浑噩噩,念诵童谣,犹如附魂,也像承负着他人的命…”“既然如此,你就做我道童,随我姓氏,叫张承负吧!”于是,张承负睁开眼,看到这凄惨的东汉末年。大疫四起,洪旱交替,官府催逼,豪强兼并,百姓如蝼蚁般求活。这是绚烂的时代,豪杰蜂起,名将辈出。这更是残酷的时代,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都踩着黔首的尸骨,以百姓的血肉为粮!他们是百姓的敌人,更是黄巾军的敌人!天街踏尽公卿骨,一炬烧还太平来。苍天已死,推翻腐朽的汉室。黄天当立,打碎门阀与世家。血开太平,蚍蜉撼树死不休。戴上黄巾,哪怕厮杀一甲子,也要再造黔首的黄天!

首章试读

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二月,京畿洛阳大疫。随后,瘟疫四散传播,冀、兖、豫、青、徐、荆六州,死者不可胜数。而这,已经是灵帝改元光和的五年里,天下间的第三次大疫,也是冀州的第四次大灾了。

“前年大疫,去年水灾,今年又是大疫!不仅到处闹疫死人,还缺雨水。开春以来,两个月都没有一滴雨落到田里。过冬的宿麦全都枯了焦了,也不知今夏的收成,还能剩下多少?可下个月的夏税,官府已经派人提前来催收了,一文都不能少!就连已经病死的人,口钱也要算在整个村子的头上…老天爷,这世道没活路了,没活路了啊!”

“太一神啊!我听人说,要求活路,只有去平乡县的东岳天齐庙…天齐庙有张真人布施符水,驱散邪疫,听说还有布施的麦饭粥…天齐庙有活路!…”

“对!去天齐庙,去大贤良师的道场!只有大贤良师,才会救我们…只有大贤良师…”

五月的风是干热的,刮在脸上,像是扑面的火灰。在短短两个月里,瘟疫已蔓延巨鹿郡全郡十五个县。尸体在沟渠堆叠,火葬的焦臭与未腐的血腥一齐腾起,引来盘旋不去的苍蝇。

而大疫又常常伴着大灾,今年的旱灾,已经很明显了。田地间的宿麦干枯发黄,看不到几个浇水的农人。干涸的井中,也确实无水可浇。村庄里的炊烟断绝,听不到黄犬的叫声。只有远远的哭声断续传来,让行人掩面,避而远之。

“咳…咳!…”

乡道上,巨鹿各县的灾民拖家带口,像是一股股蠕动的蚂蚁,拖曳行向东南。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有的是用破席缝成的裹襟,有的是粗麻编成的短褐,很少能见到穿细麻衣的,更不用说丝绸或者冠带了。

大疫、旱灾与春荒,三种乡间最可怕的事情,叠成无形的大手,把绝望的灾民们驱赶向巨鹿郡平乡县的方向。小儿被绑在母亲的背上,面颊浮肿,咳而无声;老人被抬在担架上,两眼呆滞如死;壮年的男人则挑着一口破锅、一把锄头、一条半袋麦皮,努力拖曳着老弱往前走。

对于这些底层的灾民来说,马车是不可能有的,牛车也非常罕见。这数百里的跋涉,就像是死亡的筛选、不时有老弱病患倒地不起。活着的亲人连眼泪都哭不出来,匆匆掩埋尸体后,...

首 页目录阅读